2025 年 6 月 17 日,行業技術研討圍繞北京市地方標準《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 695-2025)展開,結合品茗軟件應用場景,詳解工程資料規范化匯總要點。
分項工程驗收全流程解析
1. 驗收核心流程
分項工程所含檢驗批完工且自檢合格后,通過品茗資料管理系統填報《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由專業監理工程師在線組織驗收,系統可自動關聯檢驗批數據。
2. 表格智能填寫規范
編號邏輯:按 GB50300-2013 附錄 B 規則,前兩位為分部工程代碼,3-4 位子分部代碼,5-6 位分項工程代碼,單分項驗收記錄不編順序號,品茗軟件可自動生成合規編號。
表頭智能填充:單位工程名稱支持 “群體工程 - 單位工程” 格式批量導入;分部(子分部)名稱自動匹配規范術語庫;施工單位信息與合同備案數據實時同步。
檢驗批智能匯總:系統按施工順序自動提取檢驗批名稱、容量、部位數據,施工單位檢查結果與監理驗收結論可一鍵同步檢驗批驗收結論,避免人工填寫誤差。
3. 驗收風險管控
通過品茗軟件的 “資料校驗” 模塊,自動核查檢驗批覆蓋范圍是否完整,對混凝土強度等需齡期驗收的項目生成預警提示,同步歸集檢驗批驗收資料至云端臺賬。
分部與單位工程資料智能匯總
1. 分部工程匯總要點
待分項工程全量完成后,品茗系統自動生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實時統計子分部及分項工程數量,支持與 BIM 模型關聯核查實體進度。
2. 單位工程驗收資料集
所有分部工程驗收通過后,系統一鍵生成單位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質量資料核查表、安全功能核查表及觀感質量檢查表,支持按實際工程涉及專業模塊勾選填報,數據自動關聯分部驗收結果,最終形成可追溯的電子檔案包。
品茗云資料管理平臺已集成上述全流程功能,通過智能填報、規范校驗、云端歸檔三大模塊提升資料編制效率 4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