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法
水下澆筑混凝土的方法有:混凝土泵澆筑法、導管法、柔性管法、活底吊箱法、袋石法、傾注法和預填骨料壓漿法。其中以混凝土泵澆筑法和導管法較好,其設備和施工比較簡單,質量容易保證。
導管法
采用導管法澆筑水下混凝土,適用于水深不超過15~25m的情況。導管的直徑為25~30cm,每節(jié)長1~2m,用橡皮襯墊的法蘭盤連接,底部應裝設自動開關閥門,頂部裝設漏斗。導管的數量與位置,應根據澆筑范圍和導管的作用半徑來確定。一般作用半徑不應大于3m。
在澆筑過程中,導管只允許上下升降,不得左右移動。開始澆筑時,導管底部應接近地基約5~10cm,而且導管內應經常充滿混凝土,管下口必須恒埋于混凝土表面下約1.0m,使只有表面一層混凝土與水接觸。隨著混凝土的澆筑,徐徐提升漏斗和導管。每提到一個管節(jié)高度后,即拆除一個管節(jié),直到混凝土澆出水面為止。與水接觸的表層約l0cm厚的混凝土,因質量較差,最后應全部予以清除。
袋砌法
用袋砌法澆筑水下混凝土,系把混凝土半滿地裝入牢固的麻袋或布袋中,由潛水員在水下進行砌澆。袋的孔隙應能使砂漿滲出但不宜過大。采取這種澆筑方法,袋與袋之間的層面,雖然可以從袋孔中擠出的水泥漿互相膠結,但其整體性終究是很差的。此種混凝土的坍落度以5~7cm為宜,不得采用干拌混凝土。混凝土袋應交錯放置,相互靠緊。
傾注法
傾注法澆筑水下混凝土,可用于岸邊水深不起過1.5m的情況,其方法如圖5-3所示。新澆的混凝土堆用夯擊或振動等方法擠入已澆的混凝土體中,使只有前沿的混凝土坡面與水直接接觸?;炷恋奶涠纫?~10cm為宜。采用此種方法應盡量縮短澆筑時間,在澆筑工作未完成之前,先澆的混凝土不得凝固。
柔性管法
柔性管法是采用柔性軟管輸送混凝土,利用周圍的水對軟管的壓力控制混凝土的下落速度。
活底吊箱法
活底吊箱法是將混凝土裝在能夠開底的密閉吊箱內,通過水層直達澆筑地點,然后開0.3-0.4m 底卸料。
預填骨料壓漿法
水下預填骨料壓漿法,要求水泥砂漿具有一定的流動度和一定的抗離析能力。壓漿壓力與灌注漿液的稠度、預填骨料平均粒徑及要求擴散半徑有關。如果預填骨料平均粒徑在150mm以內,擴散半徑在1. 5m以內,當水深為零時,管底出 漿壓力約為50~150kPa。有水倉面,管底出漿壓力應再加上相應水深引起的水壓力。
水下混凝土澆筑是一項不能直觀的隱蔽施工過程,必須加強質量檢驗才能保證工程質量。特別是在澆筑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是否按工藝規(guī)程進行。拆模后還應通過外觀檢查,必要時還要進行鉆芯檢查和進行壓水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