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施工資料編制
16G101更改內容16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8頁,右欄第二行原“框支柱”改為“轉換柱”。第11頁,柱表右下角原“3xB軸”改為5xC軸第57頁,取消牌號HRBF335鋼筋。第58頁,取消牌號HRBF335鋼筋;增加小注:HPB300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做法詳見本圖集第57頁。第60頁,取消牌號HRBF335鋼筋;增加兩條小注:第一條為:當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表中數據中間值時,搭接長度可按內插取值;第二條為HPB300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做法詳見本圖集第57頁。第61頁,取消牌號HRBF335鋼筋;增加三條小注:第一條為:當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100%時,llE=1.6laE;第二條為當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表中數據中間值時,搭接長度可按內插取值;第三條為HPB300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做法詳見本圖集第57頁。第67頁,節點圖1中“但不少于3根直徑不小于10的角部附加鋼筋”中“但”改為“且”。第74頁,剪力墻豎向鋼筋頂部構造圖左1括號中“xx與剪力xx”更正為“XX與剪力墻XX”;施工縫處抗剪用鋼筋連接構造圖中原注寫“豎向施工縫”更正為“水平施工縫”。第94頁,未穿過柱截面的扁梁縱向鋼筋錨固做法圖中第二個圖(縱...閱讀全文
思緒飄了好遠 2017-05-22 2549 0
原理 : 鋼筋混凝土結構柱(墻)施工時不進行拉結筋或其埋件的預埋,在填充墻砌體砌筑前采用“植筋法”進行拉結筋的后植入(錨固)施工,在墻體拉結筋位置鉆孔、注膠并植入拉結筋,利用化學錨固膠作為拉結筋與柱(墻)混凝土的粘合劑,保證拉結筋與柱(墻)混凝土的可靠粘接,從而減輕對原結構構件的損傷,并保證拉結筋根據砌塊模數確定的正確位置。使設計(或構造)拉結筋與原結構柱(墻)混凝土的粘拉強度達到設計(或規范)要求,拉結筋上的拉力通過化學粘拉劑向混凝土柱(墻)中傳遞。 一、工藝流程及施工操作要點 1.工藝流程。彈線定位—→鉆孔—→清孔—→配膠—→注膠—→植筋—→檢查驗收 2.施工操作要點。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完畢后,在填充墻砌體施工前,進行拉結筋的施工。“植筋法”施工拉結筋主要工藝如下。 (1)彈線定位。對照施工圖,在填充墻與柱或墻想連接的結構表面,按設計或構造要求在設置拉結筋的位置,沿高度方向進行彈線,先彈豎線,再彈橫線,橫豎線相交部位,即為拉結筋的鉆孔位置。 (2)鉆孔。根據彈出的鉆孔位置,用沖擊鉆鉆孔,孔深和孔徑按設計要求確定。如設計無要求時,孔深按≥15d考慮,一般采用100mm,孔徑按d+2mm~4mm控制,一般采用10mm。鉆孔時要使用沖擊鉆垂直于結構表面均勻鉆入,以便控制鉆孔的垂直。孔深用沖擊鉆上頂桿控制,如鉆孔時遇到柱(墻)主筋,可把鉆孔位置水平平移一個鋼...閱讀全文
清風 2015-06-25 35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