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施工資料編制
關于箱梁模板計算中“恒載控制效應組合”取值系數的問題:如下恒載控制效應組合: q2=1.35b(G1kh0+G2k+G4k)+1.4×0.7b(Q1k+ Q2k)計算式中0.7的系數是如何選用的?我在《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中,只查到1.35和1.4的取值規定,沒有發現0.7數值的相關規定。...閱讀全文
小安子 2013-11-16 3574 1
梁寬250,縱橫向立桿800*800,小梁平行梁截面(軟件中第二種支撐方式B),為什么計算書中的小梁計算簡圖中部顯示為240(這個不是應該梁寬250)?小梁計算書: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面板傳遞給小梁q1=1.34/0.25=5.34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面板傳遞給小梁q1=0.98/0.25=3.92kN/m 這個與計算圖中的數據也不相符?...閱讀全文
hzzbk 2013-06-26 3936 1
如題,在設置梁模板支撐架立柱步距時,步距只有600,1200,1800三個間距,為什么沒有900mm間距?但是在設置板模板支撐架立柱步距時確有900步距,同時PKPM軟件中計算梁底立柱時有900間距。...閱讀全文
噬Hun 2013-05-07 6115 3
詳細參數如下,監理說主梁型鋼計算有問題。請問,計算式是否真的不合理??(紅色位置)問題補充:1、強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彎矩圖(kN·m) 剪力圖(kN) R左=18.542KN Mmax=17.940kN·m N=R左/tanα=R左/(h1/a1)= 18.542/(2.900/3.700)=23.657kN σ=Mmax/(γxWX)+N/A=17.940×106/(1.05×116.800×103)+23.657×103/25.15×102=155.687 N/mm2 主梁強度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計算簡圖(kN) 變形圖(kN·m) νmax=7.699mm 主梁撓度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剪力圖(kN) R左=18.542KN...閱讀全文
珠海資料 2013-04-05 4301 3
后澆帶是建筑工程常見做法,但如何合理設計和計算后澆帶跨梁板底支撐體系,現行規范并無具體規定,品茗安全計算軟件(以及其他安全計算軟件)目前也未能提供相應的模塊。例如某工程8.5m的柱網,梁截面為300×700mm,結構層總數為5層,從二層樓板至屋面都設有1000mm寬的后澆帶,設計規定在屋面結構完成一個月后才可以澆筑后澆帶砼。二層的梁上要承受其上的四層梁板的自重和一定的施工活載,如想用品茗計算,只能將其上的恒載活載之和換算成二層的“虛擬梁”的自重,按粗略估算(進行了一定折減),如梁寬300mm,該虛擬梁高約為15m。這樣一來,無論采用何種支撐體系,二層梁底都很難合理布置立桿!如果虛擬梁寬用1000mm,梁高則約為4.5m,軟件可以計算,但梁寬又與實際不符,導致小梁和主梁乃至立桿的計算結果都會有較大誤差。希望品茗的專家和業內人士不吝賜教,并期盼品茗在這個模塊功能方面能有突破!...閱讀全文
wlqf 2012-12-23 7423 2